BLW 執行將近一個月,根莖類蔬菜輪番登場,寶寶開始顯現些微膩感。這讓我想起該為他準備一點不一樣的口感,於是,我選擇了——小雞腿
這場「小雞腿初體驗」,不只是一頓午餐,而是一場意外的學習旅程。從吸允的滿足,到被軟骨卡住的驚嚇,這一口雞腿,讓我對寶寶的能力與食物的設計思維又重新反思了一次。
為什麼選擇小雞腿作為新食材?
在肉類選擇中,小雞腿柔嫩易入口,是許多家長在 BLW 中初期會嘗試的肉品。相較於牛肉或豬肉,雞腿含鐵量充足、纖維細緻,適合剛開始嘗試肉類的寶寶。
此外,肉類是母乳以外的重要鐵質來源。隨著寶寶成長,儲存鐵會逐漸下降,從 6 個月起適量攝取動物性蛋白是非常關鍵的營養補充。
我希望透過雞腿這種帶骨的食材,讓寶寶學習吸允、探索肉纖維,同時練習手眼協調與咀嚼感受。
實測過程:吸得太開心,卻咬到軟骨?
這次我使用 Instant Pot 壓力鍋處理小雞腿,只加了水與少量蔬菜原汁,沒添加任何調味料。結果令人驚喜:肉質軟嫩、骨架清晰、連軟骨也煮到入口即化。
一開始,寶寶顯得非常開心,用雙手緊握雞腿,嘴巴啃得津津有味。看著他探索不同紋理與香氣,我滿心期待他對這樣的食材產生正向連結。
然而,沒多久他突然發出「嗯嗯嗯」的不適聲。我立刻蹲下查看,發現他嘴裡有異物卡住——是一小塊煮軟的雞軟骨。他並沒有明顯嗆咳,但表情變得焦躁不安,看得出來努力想咬碎卻做不到。
我立刻協助他將軟骨取出,他才慢慢恢復平靜,也願意再繼續拿著雞腿玩耍。
軟骨太難處理?這樣調整比較安全
這次經驗讓我意識到:「看起來軟」的食物,不一定代表適合寶寶。
軟骨雖已煮爛,但彈性高、無法斷裂的質地,對還沒長臼齒的寶寶來說,是一種困難的挑戰。他咬不斷、吐不出,卡在口中的不適,讓我非常緊張。
當下我真的有點緊張,也懷疑是不是整根雞腿還太進階。
👉 如果你也在觀察寶寶口腔發展的變化,推薦你看看 《吃蒸熟的香蕉,寶寶竟然吐奶?》。那篇記錄了寶寶從泥狀食物過渡時的嘔吐狀況,也幫助我更理解進食反應的不同型態。
為避免再次發生,我做了幾個調整:
- 保留骨架供吸允:讓寶寶能咬咬感受肉香,又能抓握練習。
- 去除軟骨與碎骨:這些不易處理的部位暫時避免給予。
- 觀察寶寶進食的反應:有時寶寶咀嚼未成熟,看似小事卻可能變危機。
這些小動作,或許就是保護與探索之間的平衡。
雞肉容易過敏嗎?常見迷思解析
很多人擔心肉類過敏,但根據美國小兒科學會(AAP)與臺灣衛福部的副食品指引,雞肉屬於低過敏風險食材,非常適合 6 個月以上嬰兒開始接觸。
不過,需要注意的不是雞肉本身,而是:
- 交叉接觸:料理過程中若使用曾接觸堅果、大豆等食材的刀具,可能引發不明原因的過敏。
- 調味醬料:若家長用市售滷汁、含花生醬、大豆油等調味,反而容易讓寶寶接觸不明過敏原。
- 雞皮與軟骨:雖非過敏源,但質地不適合初期寶寶咀嚼,應避免。
飯桌背後的學習:信任,不等於放手
我總覺得,BLW 並不是一場吃飯的革命,而是一場學會「相信孩子」的旅程。
我們在這過程中,試著不干預、給予空間。但這並不代表「完全不介入」。每一口的觀察、每一次的調整,都是為了在信任與風險之間,找到最合適的節奏。
從今天的雞腿事件,我更加理解:「安全探索」這件事,需要父母的不斷試錯與陪伴。
✅ 重點整理
- 雞腿肉質柔嫩、富含鐵質與蛋白質,適合 BLW 初期引入。
- 煮得太爛的軟骨反而成為風險源,寶寶咬不斷又吐不出,容易造成不適。
- 建議料理方式:
- 水煮或壓力鍋處理,不加調味。
- 去除軟骨與碎骨,只保留骨架供吸允。
- 雞肉為低過敏風險食材,但應注意交叉接觸與加工調味品。
- 初次嘗試新食材應單一引入,觀察 2–3 天是否有過敏反應。
💬 FAQ:關於寶寶吃雞腿,你可能想知道的事
Q1. 寶寶第一次吃雞腿,需要把皮剝掉嗎?
是的。雞皮較滑膩,可能影響寶寶咬合與吞嚥,建議初期先剝除。
Q2. 寶寶還沒長牙,可以吃雞腿嗎?
可以,但需確保肉質足夠軟嫩,且避免碎骨與軟骨。寶寶透過牙齦與舌頭即可感受並吸允肉纖維。
Q3. 一開始就給帶骨雞腿安全嗎?
若寶寶已有一定抓握力與坐姿穩定,可嘗試在看顧下讓他吸允骨架。但應避免讓他咬到骨頭末端或滲有小碎骨的位置。
結語:這一口的信任,是我們一起長大的證明
寶寶的每一口,都是在學習如何與世界對話。我們不只是提供食物,而是在每一次遞給他新食材時,給出一份信任,也準備好一份接住風險的覺察。
這場雞腿的冒險,讓我更堅信:BLW 是一場共同成長的旅程。
我們與寶寶,一起在飯桌上學會了選擇、調整、與愛。
🔔 小提醒:若寶寶出現呼吸困難、嘴唇發紫、劇烈咳嗽等情況,務必立即就醫。
📌 延伸閱讀推薦:
《凍豆腐,引發真的過敏》
從進階肉類到豆製品,我們總以為只要軟就安全,但寶寶的身體比我們想像中更誠實。這篇記錄了一次真正過敏反應的經過,是我對食材選擇更謹慎的重要轉捩點。

相信每一口吃下的食物,都是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。記錄每一次抓握、咀嚼與微笑,陪你溫柔又堅定地走過 BLW 旅程。信任、口腔發展、自主進食|我們一起長大。